公法评论网:中华政制之道网站首页 |公法新闻 | 公法专题 | 公法评论 | 公法时评 | 公法史论 | 西语资源

公法时评 | 公法文献 | 资料下载 | 西语资源 | 公法书目 | 学人文集 | 公法论坛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您现在的位置 : 主页 > 公法论文 > 文章正文
泰勒:承认的政治(上)
来源:群学网 作者: 时间:2009-01-28 点击:

      标签:认同与他者性
● 佚名    
                 
         [加」查尔斯· 泰勒著 董之林、陈燕谷译
         《天涯》杂志社
 
         一
 
         对于承认(recognition)的需要, 有时候是对承认的要求, 已经成为当今政治的一个热门话题。可以这么说, 这种需要正是政治上的民族主义背后的驱动力之一。今天, 代表了少数民族, “ 贱民”群体和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的这种要求, 成为政治, 尤其是所谓“ 文化多元主义” (multiclturalism)政治的中心议题。
         鉴于人们假定承认与认同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上述关于承认的要求就显示出其紧迫性。认同记一词在这里表示一个人对于他是谁, 以及他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的理解。这个命题的意思是说, 我们的认同部分地是由他人的承认构成的同样地, 如果得不到他人的承认, 或者只是得到他人扭曲的承认, 也会对我们的认同构成显著的影响。所以,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会遭受到实实在在的伤害和歪曲, 如果围绕着他们的人群和社会向他们反射出来的是一幅表现他们自身的狭隘、卑下和令人蔑视的图像。这就是说, 得不到他人的承认或只是得到扭曲的承认能够对人造成伤害,成为一种压迫形式, 它能够把人囚禁在虚假的、被扭曲和被贬损的存在方式之中。
         有些女性主义者由此认为, 在父权制社会, 女人被迫接受她们自身卑贱低下的形象, 她们已经把这样一幅自身低贱的图像内化了, 因而甚至在阻碍前进的一些客观障碍已经消失之后, 她们也可能无法利用新的发展机遇。与此相似的还有黑人的情况多年来白人社会设计了一种贬抑黑人的形象, 对此有些黑人是只能接受而无力抗拒的。在这个意义上, 黑人自身的自我贬低成为对他们进行压迫的最有力的手段。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己从这种被强加的和毁灭性的认同之中解放出来。近年来所有的本土居民和殖民地人民都对自己提出同样的问题。他们认为, 自从年以来, 欧洲人就为他们设计了一种低劣的和“ 不文明” 的形象, 而且征研究与批评服者凭借暴力是能够将这种形象强加于被征服者的。莎士比亚笔下的凯利本被认为是一幅集中体现了受到蔑视的新大陆原住民的令人压抑的肖像。
         从这个角度来看, 扭曲的承认不仅表现为缺乏应有的尊重, 它还能造成可怕的创伤, 使受害者背负着致命的自我仇恨。正当的承认不是我们赐予别人的恩惠, 它是人类的一种至关重要的需要。
        为了考察这里所提出的问题, 我想后退一步, 获得一段距离, 首先来看看有关承认和认同的话语是怎样为我们所熟悉的, 至少是成为可以理解的。因为事情并非从来如此, 两个世纪以前, 如果我们按照时下的意义使用这些词语,我们的祖先会用不可思议的目光打量我们。那么, 我们是怎样熟悉这套话语的呢黑格尔提出著名的主人奴隶辩证法率先思考这个问题。这虽然是重要的一步, 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追溯这种思想的来龙去脉。是哪些变化使得这种话语对我们具有今天这样的含义我们可以区分出两种变化, 它们一起决定了现代人必然要重视认同与承认的问题。第一种变化是作为荣誉之基础的等级制度的崩溃。
         我是在旧制度的意义上使用荣誉一词的, 它和不平等有着内在的联系。就此意义而言, 某些人之所以享有荣誉, 至关重要的是并非人人都能享有荣誉。孟德斯鸡在论述君主制度的时候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荣誉一词的。实际上, 荣誉就其内在本质而言是一个“ 优先权”问题。当我们说通过公开的奖励, 例如加拿大奖, 使某人获得荣誉时, 我们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荣誉一词的。显然, 如果明天我们决定把这份奖励颁发给每一个成年的加拿大人, 它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现代的尊严观念与传统的荣誉观念截然不同。现在, 当我们谈到“ 人类固有的尊严”或公民的尊严时, 我们是在一种平等主义和普遍主义的意义上使用尊严一词的。在这里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人人都享有尊严。显而易见,这种尊严观是唯一适合于民主社会的观念, 古老的荣誉观势必要被淘汰。不过, 这同样意味着, 对于民主社会来说, 平等的承认是不可或缺的。例如, 人人都可以被称为“ 先生” 、“ 夫人” 和“ 小姐” , 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被称为“ 老爷” 和“ 太太” , 至于其他人要么只称呼姓氏, 要么侮辱性地直呼其名。在像美国这样的民主社会里,这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最近, 由于类似的缘故, “ 夫人” 和“ 小姐” 之类的称谓已经被“ 女士”所取代。民主开创了平等承认的政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表现为各不相同的形式, 它在当前政治中的表现是, 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性别要求享有平等的地位。
         但是, 由于十八世纪末产生了一种关于个人认同的崭新的理解, 承认的重要性已经有所改观并且得到突出的强调。我们可以开始讨论一种个人化的认同, 即我特有的, 我在自身之内发现的认同。个人认同的观念是和下述理想一起产生的, 这就是忠实于我自己和我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的理想。我将沿用莱昂奈尔· 屈瑞林在其出色的研究中的用法,把这种理想称为“ 本真性” 理想。这将有助于我们描述它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机制。
         描述本真性理想的一个途径是考察十八世纪出现的一个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人类具有天赋的道德意识, 即一种关于什么是对和什么是错的直觉。这种学说最初的宗旨是为了反对另一种道德观点, 后者将正确与错误视为精心计算的结果。前一种观点则认为正确与错误和枯燥的利害计算无关, 它来自我们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 道德是一种内在的声音。
         本真性观念是在这种意识的道德重心发生位移的过程中产生的。按照原来的看法, 内在的声音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能够告诉我们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在这里, 同道德情感保持联系的意义在于, 它是为正确的行为这个目的服务的手段。我所说的观念重心的位移, 是指与情感的联系开始具有独立的和决定性的道德含义。它开始成为我们必须具备的东西, 如果我承认的政治们要做一个真正的和完满的人的话。
         让我们来看看这里有什么新东西。我们必须看到它与原来的道德观有某种相似之处。以往的观点认为, 对于人的完满存在来说, 同某种本源—例如上帝或善的理念—保持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在, 我们必须与之密切关联的本源却深深地植根于我们自身。这个事实是现代文化深刻的主体转向的一部分, 是内在性记的一种新形式,我们正是由此把自己看作是具有内在深度的存在。最初, 内在本源的观念并不排斥我们与上帝或善的理念保持联系, 它可以被看作是与后者保持联系的一个适当的途径。在某种意义上, 我们可以认为它延续并且强化了由圣奥古斯丁奠定的一种思想, 是他发现了经由人的自我意识而通达上帝的道路。这种新见解最早的变体是某种一神论或者至少泛神论思想。
         促成这种变化的最重要的哲学家是让一雅克· 卢梭。我认为卢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开创了这种变化相反, 我要证明他的盛名主要来自于他使西方文化中已经存在的一些因素融合为一体, 卢梭往往把道德问题表述为听从我们内在天性的声音。这种内在声音往往被那些导致我们依赖他人的情欲所淹没, 尤其是被自负和傲慢所淹没。我们能否在道德上得到拯救完全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发现与我们自身本真的道德联系。卢梭甚至为这种与自我的亲密关系作出命名, 认为它比任何道德见解都更为重要, 它是这样一种偷快和满足的源泉“ 意识到自我” ’ 。
         本真性理想之所以成为思想史上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 归功于卢梭以后的发展, 我把这种发展与赫尔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他也是现代早期一位擅长融会贯通而不是以独创性著称的重要思想家。赫尔德认为,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独特的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有他或她自己的“ 尺度” 。这种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现代意识之中了。它是一个全新的观念。在十八世纪以前, 从来没有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具有这种道德上的含义。存在着某种特定的作为人的方式, 那是“ 我的方式’, , 。我内心发出的召唤要求我按照这种方式生活, 而不是模仿别人的生活。这个观念使忠实于自己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如果我不这样做, 我的生活就会失去意义我所失去的正是对于我来说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
         这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强有力的道德理想。与我自己的联系, 与我自己的内在天性的联系因此而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 同时我也意识到存在着丧失这种联系的危险。危险不仅来自外部的强求一致性的压力, 而且因为我对自己采取的功利性态度, 这使我有可能丧失聆听内在声音的能力。引进独创性原则极大地提高了自我联系的重要性我们内心的每一种声音都讲述着某种独一无二的东西。我不仅不能按照外部的一致性模式塑造我的生活, 我甚至不能在我自己之外寻找这种模式, 我只能在自身之内发现它。
忠实于我自己意味着忠实于我自己的独特性, 只有我自己才能表现和发现这种独特性。在表现它的过程中, 我也在塑造我自己。我实现了一种真正属于我的潜能。理解现代本真性理想, 理解这种理想通常所包含的自我完成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必须以此为背景。在此应当指出, 赫尔德是在两个层面上使用他的独创性概念的既适用于与众不同的个人, 也适用于与众不同的负载着某种文化的民族。正像个人一样, 一个民族也应当忠实于它自己, 即忠实于它自己的文化。德国人不应当成为非驴非马的二等法国人, 就像胖特烈大帝的某些侍从想要鼓励他们去做的那样。斯拉夫民族应当找到他们自己的道路。而且欧洲殖民主义应当予以反击, 让我们现在所说的第三世界能够有机会不受阻碍地寻求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在此可以识别出现代民族主义思想不论其表现为温和的还是邪恶的形式的萌芽。
         新的本真性理想, 正如尊严的观念, 多少反映了等级社会衰落的一个侧面。在以往的传统社会里, 我们现在所说的认同主要取决于人的社会地位。这就是说, 人们认为对于他们至关研究与批评重要的东西,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在社会中的位置决定的, 以及由这个位置所确定的社会角色和行为决定的。民主社会的诞生这个事实本身并不能消除这种现象, 因为人们仍然可以根据社会地位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但是, 彻底瓦解这种按照社会地位获得认同的可能性的,正是本真性理想本身。例如, 当这种理想随着赫尔德出现以后, 它就召唤我们去发现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就其实质而言, 这种存在方式必须是内在地发生的, 而不能是社会地派生的。
         但是实际上, 内在的发生决不可能以独白的形式存在。为了理解认同与承认之间的密切关系, 我们必须考察人类状况的一个本质特征,一个被现代主流哲学中占压倒优势的独白倾向所淹没的本质特征。
         人类生活的本质特征是其根本性的对话特征。只是因为掌握了人类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 我们才成为人性的主体, 才能够理解我们自己, 从而建构我们的认同。鉴于本文的目的, 我是在广义上使用语言一词的, 不仅包括我们所说的词语, 而且包括我们用以界定自身的其他表达方式, 如艺术、姿态和爱的“ 语言” 。然而,我们是通过与他者的交往才学会这些表达方式的。人们并不是出于独自进行自我界定的需要而掌握语言的。相反, 正是通过与自身有关的人进行的互动交往才把我们带人到语言之中。米德诀鸣把这样的人称为“ 有意义的他者” 。在这个意义上, 人类思想的起源不是独白式的, 不是每一个人独自完成的, 而是对话式的。更重要的是,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起源的问题, 一个一旦产生之后就可以忽略不计的问题。我们并不是首先通过对话掌握了语言, 然后就随心所欲地使用语言。我们当然应该形成我们自己对事物的意见、观点和立场, 而且所有这些都要尽可能地依靠个人的反思。但是, 在涉及到认同的建构这类重要问题时, 事情则有所不同。我们总是在同某种东西的对话有时候是同它的斗争中建构我们的认同的, 这种东西是有意义的他者希望在我们身上看到的。即使我们已经脱离了一些这样的他者—例如我们的父母—而且他们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但只要我们还活着, 就会在内心里继续与他们进行交谈。
         因此, 有意义的他者对我们的贡献, 即使是在我们的生命之初给予的, 会无限地持续下去。有些人可能仍然要坚持某种形式的独白的理想。的确, 有些人的影响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的, 他们的爱和关切在生命之初就造就了我们。但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努力根据我们自身建构自己的认同, 尽可能理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父母对我们的影响, 以免再度陷入那种依附关系。我们需要通过关系来实现自己, 而不是通过关系来建构自己。
         独白式的理想严重地低估了对话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它总是企图把对话的作用局限在生命的初始阶段。它忘记了我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理解可能会由于我们与自己所爱的人共同分享而有所改变某些美好的事物只有与我们所爱的人共同分享才是可以接近的。正因为如此, 我们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 可能还包括痛苦的决裂, 以防止由我们所爱的人来构造我们的认同。试想我们用认同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由此可见, 我们的趣味、欲望、意见和雄心壮志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有通过与我所爱的人的联系, 才能接近某些我最珍爱的东西, 那么她就成为我的认同的一部分。
         对于有些人来说, 这似乎是一种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摆脱的限制。在我们看来这就是隐士或者从我们的文化中取一个比较熟悉的例子和离群索居的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这些人也渴望进行某种对话。就隐士而言, 对话者是上帝。就孤独的艺术家而言, 作品本身就是对未来的读者发表的演说, 尽管听众还有待于由作品来创造。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显示出它的演说性特征。但是, 不论你对此作何感想, 只要没有作出英雄般的努力以挣脱日常生活, 我们的认同的承认的政治形成和存在终其一生都是对话性的。
         因此, 我对自己的认同的发现, 并不意味着我是在孤立状态中把它炮制出来的。相反, 我的认同是通过与他者半是公开、半是内心的对话协商而形成的。提出一种内在发生的认同的理想必然会使承认具有新的重要意义, 原因即在于此, 我的认同本质性地依赖于我和他者的对话关系。
当然,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 对于他者的依赖是伴随本真性时代而产生的。某种形式的依赖总是存在的。由社会地位决定的认同本质上依赖于社会。但在以往的时代里, 承认从来没有成为一个问题。由社会地位决定的认同, 由于其基础是人人都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范畴, 内在地包含着普遍的承认。然而, 内在发生的, 个人的和独特的认同却不先验地享有这种承认。它必须通过交往来赢得承认, 而且它的努力是有可能失败的。随着现代而来的并不是对于承认的需要, 而是争取承认的努力之所以可能失败的条件。在前现代社会, 人们并不谈论“ 认同” 和“ 承认” , 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我们所说的认同, 也不是因为他们不依赖承认, 而是因为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我们那样的主题化。
         我们可以在卢梭的著作中发现有关公民尊严和普遍承认的思想萌芽, 即使他并没有使用这些特殊的语汇, 也不足为奇。我认为他是现代本真性话语的先驱之一。卢梭是对等级制荣誉观和“ 优先权” 进行尖锐抨击的批评家。在《论不平等的起源》的一个重要段落里, 他指出当社会变得腐败和不公正时, 当人们特别渴望得到荣誉的特权时, 也正是社会面临毁灭的时刻。反之, 在共和政体的社会里, 所有的人都可以平等地分享公众的关注, 他在这里看到生命力的源泉。但是, 承认的主题早期是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最有影响的阐述的。
         现在, 承认的重要性已经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得到普遍的认可在私人层面, 我们完全了解认同是怎样在与有意义的他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生变异的在社会层面, 平等承认的政治从未间断。这两个层面都是随着本真性理想的发展而形成的, 在围绕着这个理想而产生的文化中, 承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个人层面, 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认同是多么需要同时又是多么容易受制于有意义的他者所给予或拒绝给予的承认。毫不奇怪,在本真性文化中, 自我发现和自我肯定必须把关系视为关键之所在。爱情关系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现代文化普遍强调应当满足人的各种一般需要, 而且因为内在发生的认同就是在爱情关系这个熔炉里诞生的。
         在社会层面上, 认同的形成只能通过公开的对话, 而不是预先制定的社会条款。这种认识使得平等承认的政治日益成为重要的中心议题。事实上, 它已经把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平等的承认不仅是唯一适合于健康的民主社会的模式, 而且正如我在本文一开始就指出的, 按照一种普遍的现代观点, 拒绝给予承认可以对被拒绝的人造成严重的伤害。为他人设计一种低劣和卑贱的形象, 而这种形象又被后者所内化, 就会构成实实在在的扭曲和压迫。当代女性主义、种族关系和文化多元主义的讨论,全都建立在拒绝承认可以成为一种压迫形式这个前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讨论这个因素是否被夸大了, 但是对于认同和本真性的理解无疑已经为平等承认的政治开辟了一个新维度, 至少就反对由他人导致的扭曲而言, 平等承认的政治现在是和本真性观念一起作战的。

 
         现在, 我们已经在两个层面上了解了承认话语首先, 在私人领域, 我们认识到认同和自我是在与有意义的他者持续的对话和斗争中形成的。其次, 在公共领域, 平等承认的政治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些女性主义理论还试图揭示两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在这里, 我想集中探讨公共领域, 阐明平等承认的政治曾经具有和可能具有的含义。
         事实上, 平等的承认表示两种截然不同的多东西, 它们分别与我所描述的两种重大变化相联系。伴随着从荣誉到尊严的转移而来的是一种普遍主义政治。这种政治强调所有公民享有平等的尊严, 其内容是权利和资格的平等化, 决不允许“ 一等”公民和“ 二等”公民的存在。当然, 这个原则所认可的具体标准实际上是变化不定的, 并且往往是有争议的。在有些人看来, 平等化只涉及公民权和选举权对另一些人来说, 它已经扩大到经济领域, 按照后一种观点, 那些由于贫困而无法行使其大部分公民权的人已经降为二等公民, 必须采取平等化的补救措施。但是, 尽管解释各不相同, 公民身份的平等原则已经普遍为人接受。任何一种政治立场, 无论多么反动, 现在都只能在这一原则之下为自己进行辩护。这项原则最近底得的最大胜利是六十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值得一提的是, 即使反对给予黑人投票权的美国南方各州, 也必须寻找某种与普遍主义相一致的托辞, 例如在选民登记时进行“ 验证” 。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从现代认同观念的发展中产生了一种差异政治。当然, 差异政治也有一种普遍主义基础, 故二者有其重合之处。差异政治认为应当承认每一个人都有他或她的独特的认同。但是, 承认在这里表示某种不同的东西。就平等尊严的政治而言, 它所确认的原则普遍地意指同样的东西, 就像一只装有权利和豁免权的同等大小的篮子就差异政治而言, 要求我们给以承认的是这个个人或群体独特的认同, 是他们与所有其他人相区别的独特性。这种观点认为, 正是这种独特性被一种占统治地位或多数人的认同所忽视、掩盖和同化, 而这种同化是扼杀本真性理想的罪魁祸首。
         支撑着这个要求的基础是一种普遍平等的原则。差异政治谴责任何形式的歧视, 拒不接受二等公民的地位。这就把普遍平等的原则引进到尊严政治中来。然而, 即使介入到尊严政治之内, 差异性要求似乎也很难为后者所吸收,因为它要求我们承认并给以地位的是注定不能普遍分享的东西。换言之, 我们承认每个人的独特性, 只是对某种普遍存在的情况—人人皆有其认同—给以适当的承认。普遍的要求推动了对于特殊性的承认。
         差异政治有机地脱胎于普遍尊严的政治,其契机是我们久已熟知的一种历史变革。它对人类社会状况有着不同的理解, 并且赋予旧原则以激进的新意义。正如那种认为人的存在是由社会经济状况决定的观点改变了人们对于二等公民的理解, 从而将那些世代贫穷的人包含到这个范畴中来一样, 在此, 关于认同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变化的观点同样将二等公民地位的一种新形式引入我们的视野。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重新界定社会经济状况为那些颇有争议的社会计划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对于那些不赞成这种关于平等地位的新定义的人来说, 各种再分配方案以及为某些人提供的特殊机遇, 似乎都是不公正的偏祖行为。
         今天, 围绕着差异政治产生了类似的冲突。普遍尊严的政治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 它完全“ 无视”公民彼此之间的差异。相反, 差异政治则对非歧视提出一种不同的理解, 它要求以公民彼此之间的差异为基础对他们区别对待。这样, 如果就本土居民的自治要求达成一致, 原住民将可以得到其他加拿大人所不享有的某些权利和权力, 某些少数民族就拥有排斥他者的权利以维护其文化的统一与完整, 等等。
         对于主张原来那种尊严政治的人来说, 这似乎是一种背叛, 是对他们珍爱的原则的彻底否定。因此, 他们想要进行调和, 试图表明某些旨在包容少数民族的措施, 毕竟是可以在原来的尊严观基础上证明其合法性的。这些论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例如, 有些人大张旗鼓地宣告与“ 无视差异” 一的传统相决裂, 而实际上不过是把歧视性措施颠倒过来, 让原先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成员在谋职和在大学任教方面处于具有竞争优势的地位。这种实践的合法性基础是这样的, 即历史上的歧视造成一种处于不利地位者不得不在劣势条件下进行斗争的模式。那些为颠倒的承认的政治歧视辩解的人称, 这是一个临时性措施, 它最终将使人人都处于同一地平线上, 并且将允许原来的“ 无视差异” 的规则重返竞技场, 因为那时就不会有任何人处于不利地位了。这个论证似乎是很有说服力的—只要它的事实基础不出差错。但是, 它却无法证明在差异性基础上提出的那些措施是合理的。它的目标并不是让我们最终返回“ 无视差异” 的社会空间, 而是相反要保持并且维护独特性, 不光是现在, 而且直至永远。毕竟, 如果问题涉及到认同, 那么还有什么比渴望你决不会失去的东西更为正当合理呢所以, 尽管一种政治是从另一种政治中派生出来的, 但只要对我们熟悉的关键术语作出新的定义, 二者就会发生严重的分歧。如果我们超越双方所要求给予的承认—一方是某些普遍的权利, 另一,方是某种特殊的认同—看看他们各自潜在的价值观, 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理解这种分歧的基础了。

 
         平等尊严的政治基于这样一种观点, 即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值得尊重。构成其基础的观念是人之为人即值得尊重, 不论我们如何试图回避这种“ 形而上学” 的背景。康德对尊严一词的使用, 是这个观念最早的一种有影响的阐述。在康德看来, 我们之所以值得尊重, 在于我们是理性主体, 能够根据理性原则指导我们的生活。这个思想成为此后我们关于判断尊严意识的基础, 尽管其具体内容会有所改变。
         在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潜能, 一种人人皆有的能力。我们说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 其根据就是这种潜能, 而不是一个人运用这种潜能所取得的成就。的确, 我们对这种潜能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高度, 从而将它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那些由于外在条件的限制, 无法以正常人的方式实现这种潜能的人, 例如残疾人或处于昏迷状态的人。
         就差异政治而言, 我们同样可以说它的基础是一种普遍的潜能, 也就是形成和建构自己的认同—不论是个人认同还是文化认同— 的潜能。必须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身上的这种潜能。但是, 至少是在互文化语境中, 最近出现了一种更强烈的要求应当平等地尊重每一种现实存在的文化。对于欧洲人或白人统治的批判得出的结论是, 他们不仅压抑其他文化, 而且不能正确地评价其他文化, 他们所作出的低毁性的判断既缺乏事实上的根据, 更是一种道德上的罪过。索尔· 贝娄说过一句被广为引证的话“ 如果祖鲁人能产生一个托尔斯泰, 我们就会阅读他。”这句话被认为是欧洲式的傲慢的典型表述。这不仅因为贝娄完全无视祖鲁文化的价值, 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被认为反映了一种对人类平等原则的否定。有一种可能性从一开始就被排除了, 这就是, 尽管祖鲁人和任何其他人一样具有创造文化的潜能, 但他们实际创造的文化的价值要低于其他文化。哪怕仅仅是准备考虑这种可能性, 就意味着否定人类的平等。这样一来, 贝娄所犯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具体评价上的错误也许是因为感觉迟钝, 而是对一个基本原则的否定。
         诸如此类的谴责愈演愈烈, 对于平等承认的要求已经超出承认所有人潜在的平等价值,而且还必须承认他们运用这种潜能取得的实际成就具有平等的价值。我们以后将会看到, 这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这两种政治模式, 虽然都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 却是互相冲突的。一种观点认为, 平等尊重的原则要求我们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种见解的核心是, 人之所以要求平等尊重是因为我们都是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我们应当承认甚至鼓励特殊性。前者指责后者违背了非歧视性原则。后者对前者的指责是, 它将人们强行纳入一个对他们来说是虚假的同质性模式之中, 从而否定了他们独特的认同。如果这种模式本身是价值中立的没有谁的模式是特殊的, 就已经相当糟了。但对它的指控实际上比这要严重得多。据说平等尊严的政治所采取的无视差异的价值中立性原则, 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霸权的反映, 其结果是只有少数民族文化或受压抑的文化被迫采取异化的形式。所以, 表面上公正和无视差异的社会不仅是违背人性的, 而且其本身是高度歧视性的, 尽管这种歧视往往是以含蓄的和无意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上述批评中的最后一种是所有批评中最不留情, 也最令人不安的。自由主义关于平等尊严的学说似乎不得不假设存在着某些普遍的、无视差异的原则, 尽管我们可能还没有界定这些原则, 但它仍然是一项有意义的重要工作。人们可以提出不同的理论并且展开争论—有些理论现在已经提出来了, 但这些不同理论的共同的假设前提是无视差异的理论是正确的。
         最激进的差异政治提出的指控是, “ 无视差异” 的自由主义本身是某种特殊文化的反映。令人忧虑的是, 这种偏见不只是迄今为止提出的全部理论的一个偶然的缺陷问题的实质恰恰在于, 这样一种自由主义的观念本身可能是一个语用学上的矛盾, 一种冒充普遍主义的特殊主义。
         平等尊严的政治是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出现于西方文明之中的, 我们可以把它们同两个里程碑式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卢梭和康德。这并不是说上述两种方式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受两位大师的影响尽管就卢梭的影响而言确乎如此, 而是说他们是这两种模式早期阐述者中的佼佼者。考察这两种模式使我们可以估量, 它们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应当为强制推行有害的同质性这一指控承担责任。
         我在第一节的结尾处说过, 卢梭可以被视为承认话语的先驱者之一。我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他使用过这个术语, 而是因为他开始意识到平等尊重的重要性, 并且认为它对于自由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 卢梭主张以一种寓自由于平等一一来对乡抗等级制和以依附他人为特征的社会。在这种状态中, 一个人之所以依赖他人, 不仅因为这些人统治着社会, 不仅因为需要他们以维持生存或者是在自己热衷的事业上取得成功, 而且首先是因为渴望得到他们的好评。依附他人的人不过是“ 舆论” 的奴隶。
         卢梭认为, 依附他人和等级制之间联系的关键就是这种思想。从逻辑上讲, 这似乎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为什么在平等的条件下就不可能存在依附他人的情况呢对于卢梭来说,这种情况之所以不可能存在, 是因为他把依附他人同需要他人的好印象联系起来, 只有在传统的荣誉观的构架之内, 这种对于好印象的需要才是可以理解的。换言之, 它与“ 优先权” 保持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在这种条件下寻求的好评, 内在地包含着等级差异, 它体现了一种优越的地位。
         正是由于荣誉在等级制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人类堕落的状况才表现为这样一种自相矛盾的结合一方面是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另一方面是所有的人都依附于他人。这种事情经常发生。《社会契约论》著名的第一个句子“ 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紧接着的第二个句子是这样说的“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在《爱弥尔》中告诉我们, 在这种状态下, “ 主人与奴隶互相腐蚀” 。如果仅仅涉及粗暴的权力问题, 人们可能认为主人的自由以牺牲奴隶为代价, 但是在荣誉的等级制度中, 地位低下的人的顺从是至关重要的。
卢梭的话听起来常常带有斯多噶学派的味道, 而且这个学派对他无疑是有影响的。他把傲慢看作是罪恶的主要根源之一。但他的思想并没有停留于斯多噶学派。无论是斯多噶学派, 还是基督教都有大量的关于傲慢的话语, 建议我们彻底放弃得到他人好评的愿望。它要求我们脱离人类生活的角逐, 不必在尊严问题上患失患得, 甚至应当宣传不介意自己在公共空承认的政治间里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有时候卢梭的言论表明他似乎赞成这种意见, 特别是当他面对世人不应有的敌意和诽谤, 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而作的自我描写中, 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但是,我们只要看一看他对理想社会的描述, 就会发现尊重在其中仍然具有这样的作用, 人们的生活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公众的注视之下度过的。在一个健全的共和国里, 公民们确实很关心别人是怎么想的。在《论波兰政府》的一个段落里, 卢梭描述了古代立法者是多么关心让公民忠于自己的祖国。公共体育竞赛就是用来建立这种联系的一项措施。卢梭特别谈到了比赛的奖励在古希腊的体育竞赛中, 优胜者是在全体公民的欢呼声中戴上桂冠的。他们的出色表现不断地激发竞争意识和对荣誉的热爱, 把古希腊人的勇气和美德发挥到无与伦比的水平。所有这些在今天都已经荡然无存, 对我们来说它们是那样地可望而不可及—的确, 它们对于现代人是难以置信的。
         荣誉以及公众的承认在这里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这种重要性的效果是非常有益的。如果说现代的荣誉观是一种否定的力量, 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答案似乎就在于平等, 或者更确切地说, 是作为平等之基础的均衡的交互作用。人们可能会说尽管卢梭不曾这样说, 在这种理想的共和国语境里, 每一个人确实都依靠他人, 但所有的人都平等地依靠他人。卢梭认为, 在那些成为爱国主义和美德之源泉的事件、竞赛、节日和朗诵活动中, 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不同阶级的公民完全不进行歧视性的划分和区别。这些活动全露天举行, 让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人们既是观众又参与表演。在这段话里, 与古希腊体育竞赛形成鲜明对照的, 是在封闭的教堂里举行的现代宗教仪式, 特别是在封闭的大厅里上演的现代戏剧。你必须花钱才能进人这个由专业演员为他人表演的剧院。
         这样, 卢梭开创了关于荣誉与尊严的一种新话语。在有关荣誉和傲慢的两种传统思维方式之外, 他又增添了与众不同的第三种。我在前面已经指出有一种谴责傲慢的话语, 它要求我们远离人类生活的这一维度, 完全不要介意他人的好评。另外还有一种荣誉伦理, 它公开反对普遍主义和平等主义, 把重视荣誉视为体面人的首要标志。一个人若是不在乎名誉, 无意于维护名誉, 那他肯定是一个懦夫, 理应受到蔑视。
         卢梭借用了第一种话语的谴责性语言, 但他并没有排斥对尊重的需要。相反, 在他对理想的共和国的描述中, 对尊重的关切处于中心地位。传统的傲慢与荣誉话语的错误在于它所追求的是优先权, 是三六九等, 是真正的依附他人, 从而导致天性的沦丧以及由此而来的腐败、贪得无厌和女人气。疗救的办法不是否认尊重的重要性, 而是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境界, 后者的特点是平等, 交互作用和统一的目的。平等的尊重之所以可能, 正是在于目的的统一性另一方面, 统一的目的是不可能脱离平等尊重的原则而存在的。在公意的基础上, 所有有德行的公民都平等地享有荣誉。尊严的时代诞生了。
         对于傲慢所作的新的批判, 其宗旨不是让人进人孤独的禁欲状态, 而是导向一种平等尊严的政治, 这就是黑格尔在主人奴隶辩证法中所阐述的著名论点。和传统的以傲慢为罪过的话语不同, 黑格尔的基本观点是, 我们只有在得到承认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地成长。每一个意识都在另一个意识中寻求承认, 而这并不意味着缺乏美德。但是, 通常那种等级制的荣誉观是完全错误的。它的错误首先在于无法解释促使人们寻求承认的那种需要。荣辱场上的失败者固然得不到承认, 但即使是那些赢家也遭到一研究与批评种说不清道不白的挫辱, 因为他们赢得的是失败者的承认, 后者不是和赢家处于同一地平线的自由自足的主体, 所以他们的承认实际上毫无意义。寻求承认的斗争只有一种令人满意的结局, 这就是平等的人之间的相互承认。继卢梭之后, 黑格尔在具有共同目标的社会中发现了这种可能性, 在那里, “ ‘ 我们’就是‘ 我’ , ‘ 我’就是‘ 我们’ 。” 但是, 如果我们认为卢梭开创了新型的平等尊严的政治, 那么他的解决方法却有严重的问题。就我们在这一节一开始所提出的问题而言, 平等尊重需要目标的绝对一致性,而这与任何差异性都是不相容的。在卢梭看来, 自由政体似乎严格地排除任何角色的划分。卢梭的原则似乎是这样的对于任何涉及权力的两极关系而言, 自由社会的条件是这种关系中所包含的两个项必须相等。价只有在二的条件下才适用于自由社会。只有当这种关系涉及在公共空间里向表达自己的意见时, 上述观点才是正确的此外, 在涉及“ 行使主权”时, 无疑也是正确的。在社会契约状态下,人民必须既体现至高无上的主权又是奉公守法的公民。
         在卢梭的思想中, 有三件事情似乎是不可分割的自由不受支配, 不存在角色划分以及一个高度统一的共同目标。为了避免陷人互相依附的状态, 我们必须全都依附于公意。这已经成为最可怕的同质化暴政—从雅各宾党人到本世纪的专制政权—一成不变的公式。但是, 即使我们把这个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个因素排除在外, 平等的自由与无视差异相结合仍然不失为一种有诱惑力的思考方式。不论是在女性主义思想还是自由主义政治中, 只要这种思想还占统治地位, 承认差异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未完待续
 
         查理斯· 泰勒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哲学及政治科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理解与神族中心》见《哲学与人文科学》剑桥大学出版社年版、《自我之源》哈佛大学出版社年版、《比较, 历史, 真实》见《神话与哲学》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年版、《本真性伦理》哈佛大学出版社年版、《文化多元主义检验承认的政治》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年版等。
        
         黄之林, 学者, 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走出历史的雾霭》及译著《接受美学理论》。陈燕谷, 学者, 现居北京。主要著作有《文化多元主义的反忍》、《从种族到文化》等。

本文链接:泰勒:承认的政治(上),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上一篇:吴飞:洛克论宗教宽容 <<——————————>>下一篇:泰勒:承认的政治(下)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在此发表评论
公法评论网作为公法学术性网站,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互动讨论,但请勿发表无聊、谩骂、攻击、侮辱性言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阅读排行
·泰勒:承认的政治(上)
·皮埃尔·布迪厄《区隔》一书结论部分之汉译
·乔治·弗里德曼:中国的地缘政治学:一个封闭的大国
·袁刚:民主集中制和国家官僚制
·《柯林伍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述评
·泰勒:承认的政治(下)
·梁慧星:怎样进行法律思维?
·卡尔·波普:极权主义的正义
·舒国滢: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方法论视角的四个追问
·李昌庚:浅议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
相关文章
·李忠夏:宪法学的系统论基础:是否以及如何可能?
·王振宇:埃里克森的人格同一性渐成说
·陈端洪:权力的圣礼:宪法宣誓的意义
·李猛:在研究与教育之间:美国研究型大学兴起的本科学院问题
·李猛:笛卡尔论永恒真理的创造
·李猛:经验之路——培根与笛卡尔论现代科学的方法与哲学基础
·季卫东:风险社会与法学范式的转换
·李猛:孟德斯鸠论礼与“东方专制主义”
·李猛:亚里士多德的两条道路
· 黄裕生:论国家与道德——论保守主义的原则及其理论难题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gongfa2012@gmail.com.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00 - 2012 公法评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