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台湾民主进程备忘录

盛治仁

 

(作者为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教授)

台湾“总统”大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慢下步伐来回顾台湾民主政治的进程,感触格外深刻。

民主的好,民主的坏,以及民主的丑陋,在每一位经历过这段过程的台湾人心中,都是点滴在心头。

台湾的政治,长期以选举为核心,其实只能说是民主发展的初期阶段。除了程序正义的选举之外,对于实质正义所应该包含的政策质量、社会正义、操守道德、思辨民主等内涵,才是真正决定民主质量更重要的元素。这些实质要素的成熟与进步是没有止境的,需要长期的养分,来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些是台湾政治下一阶段追求的目标。

选战乱象掩盖了什么

台湾政治在过去这段时间的实践,引来许多褒贬不一的评价。由人民定期透过投票的方式决定各级行政首长及民意代表,改变了长期的威权结构及政治运作方式,在初期让人民感受到当家作主的滋味。但在一次一次的权力竞逐和更迭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当家的时间似乎偶尔才会出现,而且持续时间相当短,政治还是一种由少数人操控的工具,只是操控的形式有了改变。过去由上而下的威权操作变成了以民粹为主的动员操作。政治人物为了赢得资源分配的权力,积极寻找和利用各种可以运用的社会分歧,在选举过程中划分敌我、全力动员。每一次的选举就是一次激烈的对立,把既有的分歧辨识得更加泾渭分明。为了能够胜选,更是不择手段地竞选。

回到台湾推动民主的历史进程,选举的开放是当中最重要的元素,台湾民主的好与坏也多和选举有关。为了赢得选举,竞选过程中的负面手法和激烈对抗,甚至于撕裂族群和不择手段的招数,让外界对台湾民主形成了不良的印象。从笔者留学时期的“国会”打架,到国民党因黑金下台,乃至于民进党执政后的朝野恶斗以及贪腐失政,还有选举时的突发事件如“两颗子弹”和“走路工事件”等等,都让台湾的民主过程成为全球华人瞩目的焦点,可惜的是负面印象多过正面形象。但是在这些喧嚣纷扰的多元表象中,台湾人民在一次一次的激烈选战对抗中所累积的民主体验和共识形成,往往被不经意地忽略。

这是一个两极化社会吗

如果我们只专注于媒体上呈现的台湾,会认为这是一个对抗激烈的极化社会。如果我们只从政治人物的言行去理解台湾的民主,会认为这个体系只有权谋算计和粗鄙水平。我们不否认这些现象的存在,但希望将其依正常比例还原,并讨论这个过程对台湾民主造成的长远影响。

就极化社会来说,经过媒体长期的突显,似乎大家对台湾民意分布的模式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认为台湾是属于统独对立的两极化社会。这个印象当然和激烈的选举过程以及媒体选边所形成的极化论述有关。选举本来就是同中求异的过程,尽量找出社会分歧去划分敌我、创造动员能量。就新闻的运作来说,它更加强调放大冲突点,似乎台湾政坛每天充满对立,也反映台湾社会的民意结构。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或许美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作为借鉴。

美国总统选举,在2000年和2004年也都形成激烈的对抗,不但选举过程激烈,选后产生争议;而且也有明显的地域选票结构性差异。美国媒体也一样强化散布美国社会极化的印象,甚至产生了“两个美国”的论述。针对此现象,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Fiorina在2005年出版了《文化战争》(CulturalWar)一书,认为这样的看法并无法反映真实的美国民意结构。他针对美国重要议题民意调查的长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时间因素的角度来看,不但美国民意并未趋向两极化,反而在重要的社会分歧上都有逐渐朝中间温和方向集结的态势。换言之,美国社会的民意结构不但没有逐渐分裂对立,反而往逐渐凝聚共识的方向发展。选举的过程或许激烈,结果或许接近,但并不表示这就是社会极化对立的证据。美国媒体和一般的刻板印象对两极社会的描述与现实并不相符合。

作者对台湾的民意结构亦有类似的看法。虽然目前尚未完成实证资料的完整分析,无法做出明确的推论,但从初步对重要政治议题的民意结构来观察,虽然过去十余年来经历了多次激烈选战的洗礼和政治版图的剧烈变化,台湾民意不但没有越趋两极,反而更有共识。以统独议题为例,根据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长期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维持现状的受访者的比例稳定超过五成以上。另外,根据笔者研究调查的结果,虽然台湾两大政党在两岸经贸政策上有相当明确的分歧,但是台湾民意对于例如直航、开放观光以及农产品输出等问题,却都有高度的共识。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民主实践在台湾的经验,或许并不是如一般在媒体中所呈现出来的负面乱象,而是在混乱中慢慢发展出新秩序的过程。从1987年解严以来的过程与其说就是实施民主的结果,不如说是从新兴民主过渡到成熟民主的必经转型阵痛。

政治激情哪里去了

除了民意逐渐趋向温和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发展值得重视,就是政治激情的消退。在选举开放的初期,台湾民众对于政治的激情,可以说是举世罕见。选举造势场合十数万人集会吶喊的场面,不但是竞选阵营动员的利器,更是国际媒体瞩目的焦点。2004年“总统选举”的末期更是经典,民进党动员了200万人参加“牵手护台湾”的活动,而国民党则发动300万人的“换总统救台湾”游行。曾几何时,这样的动员能量大幅消退。许多造势晚会的场合即使经过动员,人潮依然稀稀落落。而选举的期程更是明显被压缩,2004年的“总统”选举早在选前一年多就启动,而2008年的竞选过程则在选前半年才逐渐加温。同样的“公民投票”议题,在2004年独领风骚,成为主导选战的最大政治议程。不管是“防御性公投”的合法合理性,“公投”的文字,“公投”正反方的辩论,以及对“公投”影响的探讨等,都大篇幅地占据了媒体的论述空间,主导了选战的走向。到了2008年,不但1月份伴随“立法委员”选举进行的两项公投案投票率连三成都不到,在“总统”选举竞选过程中,关于“公投”的讨论也远不及2004年的光景。

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现象,就是投票率的持续降低。以“立法委员”选举为例,1992年的投票率是72%,1995年的投票率降为68%,2001年略降为66%,2004年再降为59%,2008年则又略降至58.5%。十几年的时间,同一类型选举,投票率降低十几个百分点,幅度不可谓不大。这些数据是台湾民众政治激情退烧相当有力的佐证。

为何有理由乐观期待

政治激情的退烧,对台湾政治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政治领袖走下神坛,不再被当成偶像来崇拜,也无法再发挥过去那种惊人的动员能量。在议题的设定上,民众也逐渐摆脱政治人物的引领,开始自行判断议题的重要性。族群的动员不再能够发挥摧枯拉朽的破坏力,反而经常造成反效果。政治人物持续强调公投的神圣性和重要性,但选民对领不领公投票也自有定见。

就以这次“总统”选举竞选过程为例,选战热热闹闹地打了大半年,议题也经历了多轮的攻防,但是民意支持度的模式却呈现出令人吃惊的稳定性。这显示由政治菁英引领民意的时代逐渐褪去,由下而上的政治机制逐渐成型。一个不受政治激情绑架的公民社会是成熟民主的必要条件。当政治人物只要动员基本盘就可以胜选时,理性论述无法出现。当选民被意识形态绑架而死忠支持某政党时,执政者就不会在意政绩的表现。台湾民主过去的乱象,有很大一部分跟这些因素有关。政治人物以为借着论述或政治操作,就能够超越是非标准,一直维持支持者的忠诚,但是当选举结果传达明确讯息,选民不愿再重复过去的支持模式时,我们相信未来政党调整的幅度会既快又大。举例来说,2004年和2008年选举的过程中都曾出现所谓“非常光盘”。这种影像文宣由政治上不知名的人士出面,使用非常负面的手法对政治人物或媒体进行攻击。2004年时,光盘中相关参与演出人士被陈水扁在造势场合中公开赞扬为英雄。但在2008年,谢长廷阵营完全撇清跟非常光盘的关系,甚至公开呼吁支持者不要看。这种舆论压力下的态度改变是民主政治自我调整机制的一个正面案例。

这样的乐观期待并非认为台湾大多数选民都已经完全具备跳脱过去政治泥淖的意愿与能力,但是在单一选区的制度下,只要有百分之十或以上的人民愿意以候选人的客观表现和政绩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意向,就能够确保台湾选举结果不会完全被意识形态激烈选民所绑架。我们认为这样的客观环境,在纷扰的表象之下,已经逐渐成熟。

如果民进党败选,其路线会如何改变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则是2008年“总统”选举的政治版图影响力究竟会持续多久。一个常被提出来的看法是输掉的一方,特别如果是民进党(输掉“大选”),由于其立委和县市长的席次已经偏低,将会沦为长期的在野党。笔者并不完全认同这样的看法。事实上,当2004年陈水扁连任之后,民进党也喊出要做好执政二十年准备的说法。孰料这几年发展的形势出乎意料,(民进党)新扩增的版图不但没能巩固,甚至还有流失原来基本盘的疑虑。换言之,一次的选举结果不见得能够成为长期解读台湾政治版图变迁的根据,还必须要更全面地探讨成因及选票结构。

笔者主观的判断,认为民进党当前的困境,来自陈水扁个人贪腐失政的成分多,民进党整体被选民遗弃的成分少。民进党的政党支持,并未大幅度衰退,但民众对两位“总统”候选人支持度的差距却是近几年来选举中少见的。这种短期现象和陈水扁的表现以及两位候选人的相对条件有很大的关联性,但这并不表示民进党未来选举的命运会长期无法翻转。民进党如果败选,其未来能够掌控的政治资源并不丰沛,只能专注在立院的把关监督,通过提出专业法案来重塑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民进党如果败选,其路线会做什么方向的检讨改变。一种可能是全面检讨陈水扁路线,借机进行政党转型,往中间路线靠拢;另一种可能是回到深绿路线巩固基本盘。这个选择将会长期影响民进党的选举竞争力。但无论如何,在中短期的时间里,国民党的执政表现才是关键所在。

国民党如果赢得选举,将会集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及监察权于一身。作者并不认同某些评论认为这样的“一党独大”是民主的倒退,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样的结果是由人民自由意志选举出来的,而且只有四年的任期。四年以后的选票会如何分布,取决于掌权者执政期间的表现。伴随绝对权力而来的就是绝对的责任。未来台湾在两岸关系、经济发展、国际空间等方面的表现,国民党都必须要负完全的责任,找不到借口卸责。从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来看,表现得好就继续执政,对政党和人民都是双赢的局面。表现不好被取代,也就是在野党的机会。由于人民的期待很高,国民党的表现能否满足这些期待,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谢长廷两岸政策可以当真吗

一般认为马英九和谢长廷两位候选人不管谁当选,相对于陈水扁路线,在两岸关系上都会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但是笔者必须指出,或许候选人个人的实质政策差异不大,但是要推动一个重大政策,并非一人之力所能完全主导,还必须要所属政党和支持者都能有高度共识,并进而说服反对意见支持。这个部分恐怕就是两位候选人在两岸政策上的一个重大差异。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主张,和其所属政党与支持者的主流看法差距不大,共识很高,因此当选后要推动的阻力较小,只需要面对外部的反对声音。另一方面,谢长廷的两岸政策,很难说是目前民进党两岸立场的主流,开放路线甚至在立委初选的阶段都还被定位为“卖台路线”。亲绿的媒体在谢长廷获得提名之后,还公开辩论是否应该对其予以支持,因为对其开放两岸的政策有意见。后来是基于胜选的考虑以及谢长廷宣示败选即退出政坛的喊话,才在现阶段消弭了对其两岸政策开放的质疑。

近来我们看到当选战接近最后的冲刺期,谢阵营选战策略锁定两岸共同市场,强打“两岸经贸开放的结果就是男性失业,女性失婚”等论述。这就显示为了动员出基本盘,谢阵营还是回到了民进党过去几年的政策论述,强调两岸经贸开放对台湾政治、经济上的危害。

在这样的支持者结构下,谢长廷如果当选而欲推动两岸经贸开放的政策,还必须要努力做党内的说服工作。过去陈水扁任内至少三次曾经尝试实践其“新中间路线”的主张,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和宋楚瑜的公开合作,希望打开和大陆对话的窗口。但是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陈水扁还是无法承受党内的压力而回到传统的政党立场。陈水扁没能做到的政党转型工作,当然并不代表谢长廷一定做不到,但是这个过程的困难度却不可低估。简言之,马英九或谢长廷当选,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影响,并非没有差异,在执行和推动上的难度将面临不同的挑战。

挑战才正要开始

作者虽然对于台湾民主政治的前景感到乐观,认为转型期的乱象即将度过,但是也必须提醒,即便是成熟的民主社会还是会出现各项弊端或短期的倒退现象,必须要能够不断地调整步伐,在各方面努力精进。当选举的形式已经确立,程序的公平性也能受到尊重,就应该要注重实质民主的质量提升。政策质量、执行能力、法治社会、思辨民主、清廉政治、公民社会和多元价值等让民主实质能够成功的因素,一项都不可偏废。

政府最后产出的政策质量如何?能否有相对应的执行能力来落实理想?政策形成和执行过程有无贪腐问题?政治权力间的互动能否依法而行?人民的权利有无依法保障?社会有无鼓励多元价值?民众是否关心公共议题、型塑公民社会?另外,其它如媒体的中立监督力量,也扮演了重要的信息提供者角色。在度过了选举的冲击之后,这些民主的挑战才正要开始。我们必须要认知民主是一个永续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件可以在某个时间点完成的工程。台湾民主的道路走来艰辛,但是我们坚信这些挑战将能一一被克服。

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