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评论网:中华政制之道网站首页 |公法新闻 | 公法专题 | 公法评论 | 公法时评 | 公法史论 | 西语资源

公法时评 | 公法文献 | 资料下载 | 西语资源 | 公法书目 | 学人文集 | 公法论坛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您现在的位置 : 主页 > 公法新闻 > 文章正文
陈劲:金融生態正在發生基因式巨變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4-01-13 点击:


北京新浪網 (2014-01-11 00:22)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過去十年,中國銀行業在改革、開放和人口三大紅利的驅動下,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取得了快速穩健的發展,金融資產和利潤大幅增長。然而,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中國銀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過去依靠經濟增長形成的壟斷格局正在動搖,經營環境日益惡化,業務競爭加劇。與此同時,基於互聯網的各種金融業態和產品卻如雨後春筍,如火如荼。按照生態學觀點,生態系統核心要素有三點:環境、物種和生態規則。從當前金融業競爭格局來看,這三個核心要素都已經發生了劇烈變化。舊的金融生態正在瓦解,新的金融生態正在萌芽。

  從時代進步的角度來看,中國金融業面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猛烈衝擊。但經歷短暫的被動之後,傳統金融機構憑藉著原有的資金、風控、人才優勢開始反擊,積極尋找通向未來的道路。

  從加強實體經濟服務能力的角度來看,中國金融業面臨著迫切的變革需求。鄧小平同志講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重大經濟改革,往往從金融領域開始。從1979年構建基本金融體系,到1994年市場化改革提速,每一次金融改革都促進了經濟的騰飛。第三次金融改革浪潮正在掀起,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利率市場化提速、民營銀行設立、人民幣國際化加快、信貸資產證券化擴容、國債期貨交易重啟、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新三板擴容等。所有這些都圍繞同一個主題,即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可以說,改革已成為當下中國金融市場最顯著的環境特徵。而多層次資本市場形成後,傳統商業銀行融資中介地位將下降。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傳統商業銀行轉變模式迫在眉睫。

  新的金融物種涌現

  老的物種加速進化

  互聯網浪潮、金融改革凶猛來襲,使得金融生態環境發生根本變化,孕育出了許多新的金融物種,同時迫使老物種加速進化。在新的金融物種中,最引人註目的是新支付模式、網路投融資平臺和跨界金融機構。

  新支付模式:截止目前,共計超過250家企業獲得支付牌照,其中有傳統金融機構,但更多的是非金融機構,包括互聯網巨頭(阿裡、京東、百度、騰訊、新浪)、三大運營商(移動、電信、聯通),物流巨頭(順豐快遞)。2013上半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達6.91萬億元,其中以支付寶(線上為主)為代表的新支付機構與以銀聯商務(線下為主)為代表的傳統支付機構各占半壁江山。隨著移動支付時代加速到來,線上和線下市場正在不斷融合,未來電子錢包形式的虛擬貨幣將逐漸取代現金、實體卡片。這些新支付模式使資金流及其附屬的海量信息流被深度整合,交易效率更高效,消費者體驗更便捷,從而開闢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支付行業的泛金融化帶給傳統商業銀行的衝擊不僅是支付業務分流,更重要的是構建了一套繞過傳統銀行的賬戶體系,沉澱了億級客戶數據,逐漸具備了建立銀行的基礎。結合當下火熱的民營銀行政策,中國第一家網路銀行呼之欲出。

  網路投融資平臺:網路投融資平臺目前較清晰的模式有:1,網路貸款平臺。網路貸款平臺借鑒電子商務,把放貸方與借貸方通過網路連結起來。這種模式體現了互聯網時代公眾化點對點信息交互和資金流動,在債權債務屬性關係中脫離了傳統的資金媒介。典型如阿裡小貸和P2P。阿裡小貸從2010年成立至今累計服務小微企業超過60萬家,累計投放貸款超過1400億元,它成功的關鍵在於以信息的搜集和處理為核心的微貸技術的革新,開創了大數據背景下的互聯網貸款新模式,像一條“互聯網鯰魚”攪動著傳統金融。而國內300多家P2P,在經歷野蠻生長之後,在央行引導下逐步向信息撮合平臺方向回歸。網路貸款平臺硬生生切入商業銀行的自留地,代表了金融脫媒的新方向。

  2,眾籌融資平臺。如果說網路貸款平臺意欲取代的是銀行,眾籌融資平臺取代的就是風險投資,這種模式相當於團購的形式,通過社交網路募集資金,其融資來源不再局限於銀行、風投等機構,可以來源於“草根”,讓每個人都成為“天使投資人”。

  3,金融垂直平臺與理財產品。繼電商垂直平臺之後,金融垂直平臺悄然火熱,這種模式在新金融領域中受到高度關注,主要是通過大數據技術解決融資貸款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可靠和免費的貸款產品推薦服務。目前較典型的包括:網路投融資平臺“平安陸金所”,貸款搜索平臺“融360”,理財產品搜索平臺“91金融超市”。金融垂直平臺的出現,大大消弭了傳統金融生態下的信息不對稱。而另一個不對稱——銀行間市場利率與存貸利率之間的錯位,則被“餘額寶”、“百發”等熱互聯網理財產品逐漸打破,普惠金融曙光初現。

  跨界金融機構:在傳統金融生態瓦解、新金融生態萌芽過程中,出現許多新的機會,一批嗅覺敏銳的企業大膽跨界,力爭在金融生態鏈上占據一席之地。這其中既有互聯網巨頭阿裡巴巴、騰訊、百度、新浪、京東等,也有許多傳統實業和平時行事低調、名聲不揚的民營企業,如:中國移動、聯想集團、萬向集團、復星集團、海航集團等,這些侵入者將原有產業優勢與新金融密切結合,孵化出中國產融資本的雛形,給傳統金融註入了新鮮的血液,促使新金融業態萌芽。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面臨新物種的大舉入侵,金融生態圈原有物種感受到了巨大生存壓力,紛紛加速進化。銀行高度重視網路渠道,手機銀行、遠程銀行、微信銀行快速發展;保險進軍網路,第一家網路保險公司“眾安線上”正式成立;證券公司不甘落後,網路開戶、手機炒股已然實現;基金深受震撼,類“餘額寶”產品火速研發。傳統金融機構,經歷了從不屑、懷疑,到震撼、反思,再到重視、跟進的態度轉變。“以多一點互聯網基因”為導向,傳統金融機構的自我突破、自我調整、自我變革、自我進化快速展開;從業務創新到戰略聯盟,從內部人員到組織架構,從資源分配到指標制定,全面的戰略變革正在推進。

  新生態中銀行的新商業邏輯

  當互聯網和空氣、水分一樣,已經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生活模式時,銀行的互聯網化就不只是一個技術手段,更是一種必要的思維模式。作為這個新生態的原有物種之一,在新金融生態下,銀行進化的核心要素是什麼呢?

  第一個要素是數據。目前新金融的業態,已超越了以往“將現有業務電腦化”的第一階段,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核心業務的深度整合,凸顯強大的數據信息積累與挖掘的重要性,大數據將成為新金融的關鍵能力。如果銀行能夠充分利用數據的應用,在一個個應用場景中創造極致的用戶體驗,那麼銀行與客戶之間將會產生前所未有的粘性。同時,通過打造集中、統一、實時的數據倉庫,將用戶行為數據轉化為信用數據,並以此作為依據控制信貸風險,使能夠獲得銀行信貸資源的人群得以向下延伸。未來銀行的核心變革之一將主要體現在:數據對客戶管理、信用管理、風險控制模式的變革,以及在此基礎上銀行服務對長尾客戶的覆蓋以及在接觸點上客戶體驗的改善。

  第二個要素是聯結。信息交換的便利、高效和低價,使各類人群、機構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彼此交換信息,在此基礎上催生出平等與分享,相似的個體共同從事某項工作或者完成某個任務,這就產生了眾包、眾籌以及眾創等等新模式。未來的銀行需要從一個內部迴圈的、按部就班的體系,將它的業務和服務真正開放到互聯網環境中。不論在對內的協同方面,還是在對外服務、營銷開展方面,都將通過聯結形成新的模式。例如,真正便捷貼近客戶需求的銀行產品與服務的設計將不僅僅局限於一些專業人士的專業領域,而是廣泛吸收廣大普通員工甚至非專業客戶的創意甚至吸納他們參與其中,用互聯網眾創的形式共同改造與創新。

  第三個要素是思維。分享、協作、普惠、選擇自由和民主等理念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思維。傳統銀行在向互聯網銀行的轉變中,轉變思維更是一個大挑戰。如今的銀行需要從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轉變成一個開放的體系,成為對市場變化做出迅速反應,具備迅速提供新產品、新功能、新服務的動態能力的新型金融機構。

  互聯網使空間與專業的屏障消失,資源將因為技術的發展而被進一步整合,形成巨型的、高效的、可信的、統一的、一目瞭然的虛擬資源,各種規則向簡單、便捷、透明的方向轉變,跨界也將無處不在。在“數據”、“聯結”、“思維”的支撐下,未來銀行的創新空間無窮,將藉助“資金中介”這一天然優勢,發揮巨大潛力。新金融正在萌芽,整個金融生態正在發生基因式巨變,其生長空間將大大超出人們的想像。新生態意味著新的平衡、新的機會。無疑,只有智者,才能抓住進化的機遇,洞察新的生態規則,順應潮流,重塑商業邏輯,真正實現組織有活力、有創造力、和外界聯結互動,成為新金融生態中的強者。

  (作者為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


詳全文 金融生態正在發生基因式巨變-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111/11559365.html

本文链接:陈劲:金融生態正在發生基因式巨變,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上一篇:元淦恭:中国财经媒体进化简史 <<——————————>>下一篇:徐友渔:国家更应该为文革道歉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在此发表评论
公法评论网作为公法学术性网站,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互动讨论,但请勿发表无聊、谩骂、攻击、侮辱性言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阅读排行
·崔卫平:倪玉兰,倪玉兰
·起底富豪郭文贵:在北京号称战神 领导都怕他
·吴晓波:中国进入政商博弈新周期
·【特稿】郭文贵夺富记
·修远基金会: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及未来的可能挑战
·数万人游行示威 成都西安等地爆反日游行
·周永康的红与黑(一至五)
·余英时:中国转一个身非常困难
·何光沪:我的抗议:人民没有安全,“国家安全”还有意义吗?
·中国政法界高层大换血
相关文章
·甘阳:古典学和中国学术共同体
·修远基金会: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及未来的可能挑战
·起底富豪郭文贵:在北京号称战神 领导都怕他
·【特稿】郭文贵夺富记
·吴晓波:中国进入政商博弈新周期
·钱钢:谁要给“司法独立”判死刑?
·李闻莺:令氏家族的“红与黑”
·季卫东:落实宪法离不开宪法法院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gongfa2012@gmail.com.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00 - 2012 公法评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